文学底色为文艺片增加深度

娱乐 2023-10-27 06:58:57
12阅读

本文转自:北京日报

魏书钧第三部电影长片《河边的错误》票房口碑双丰收

文学底色为文艺片增加深度

王金跃

90后导演魏书钧的第三部电影长片《河边的错误》改编自余华1988年发表的同名先锋小说。影片开始用字幕引用了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加缪的戏剧《卡利古拉》中的一段话:“人理解不了命运,因此,我装扮成了命运。”这是整部电影主题的注脚。

故事发生在1995年一个只有几十户的小村里,幺四婆婆在河边被人刀割颈部而亡,朱一龙饰演的刑警队队长马哲奉命破案。犯罪嫌疑人很快指向了被幺四婆婆收养的疯子,但马哲却没有在这个人身上找到合理的犯罪动机。跟传统警匪片中的杀人犯不同,疯子看似人畜无害的行为,让人无法将他跟杀人犯联系在一起。

理解“疯子”是看懂整部电影的关键。如果说刑警马哲代表的是理性和讲究逻辑推理的一方,那么疯子的行为则代表了随机、非理性、疯狂的一方。疯子的杀人动机,是整部影片的留白之处,也给观众留下了猜想的空间。

尼采在《善恶的彼岸》中写道:“当你在凝视深渊时,深渊也在凝视你。”这段话用在马哲身上也很合适。如果说影片前半部分是马哲在调查疯子,那么,影片下半部分,马哲却在行为上陷入了疯狂状态,他成了一个“疯子”。而那个在小酒馆里发出冷笑的疯子,却仿佛变成了一个深不可测的“捕猎者”。

影片用大量细节构建了一个充满荒诞、疯狂而非理性的社会场景,比如马哲和妻子被告知,尚未出世的孩子有十分之一可能患上“基因突变”的疾病;马哲记得自己以前在云南获过三等功,但被当年的战友和妻子否定了。此外,河面上突然落下的大雨,工人在接过电影院的广告大字时失手砸在地上,这些细节都暗示了这个世界的不可控性。而装有案件照片的放映机突然着火,更让人联想到“影像真实和客观真实”的哲学探讨。

相比魏书钧之前的《野马分鬃》和《永安镇故事集》,《河边的错误》因为有了余华小说的底子,作品无论是在主题开掘还是对于人物命运的刻画上,都上了一个层次,这也说明一部优秀的小说对于电影的成功有多重要。该片公映5天收获1.33亿元的票房,着实给前阵子“多部国产文艺片票房集体折戟”的窘境找回了些面子。影片的豆瓣评分也高达7.6分,口碑相当不错。

the end
免责声明:本文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,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!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精选推荐

随机推荐